《值得咩?》
一中年土生土長的南亞裔男士,因2小時前胸口突然劇痛到急症室求診。
分流站護士著令職工為他做心電圖,供醫生先行判讀。
如果這時候心電圖有問題,便會馬上推入急救房。
然而,心電圖結果確定為無礙,叔叔10分鐘內獲高級醫生接見,並獲安排照X光和驗血,然後交由「下游」的小弟覆檢。
(警告:發音準確一點。)
「叔叔你叫甚麼名⋯⋯」我靠近發現是外籍人士後馬上轉麗音:「What's your name?」
對方以純正的廣東話答:「醫生我好痛呀,幫幫手。」
「咁你咩唔舒服?講嚟聽吓。」為表達我對他的尊重,我當然也用廣東話問症。
「我9點開始就心口拿住痛,痛到上膊頭呀下巴呀,係咁標冷汗又抖唔到氣,個人勁暈呀!」
如此典型的症狀,他自己一次過流利地說出來,我心想:嘩__,又中伏!
「你先躺上床!」我們把他扶上床後,手裡全是叔叔冒出來的冷汗。
雖然叔叔的第一張心電圖是正常的,但病情可能隨時有變,所以必須要給合病人的臨床表徵,才能準確判斷。
「再做一張心電圖吧?」機警的護士已經把心電圖機推過來了。
「當然!」
這時候的心電圖,比起半小時前的那一張已經起了變化,亦證實了我不祥的預感。
看著那張「下面扯晒旗」的心電圖,我隨即大喊:「三格推人R房,MI (心肌梗塞)!」
(註:「下面扯晒旗」即Inferior ST Elevation,別想歪喔!)
我們召了心臟科護士來會診,大伙兒在交代著情況,對方也決定立即為叔叔做「通波仔」手術,打通塞掉的心臟血管。
「醫生醫生。」叔叔他叫我。
「咩事?」
「我想去廁所呀!」
「你插咗尿喉,會覺得有少少急,不過會幫你放尿,唔使去廁所㗎。」
「唔係呀,我要開大呀!」
「咩話?」我、急症室護士和心臟科護士三人異口同聲說:
「唔!准!屙!」
「唔係呢!我真係想屙屎呀!好急呀!」
「唔得呀!你而加唔准屙屎呀!千祈唔好屙呀!」
醫護人員不讓病人大便,外人看似十分不人道,但對於心臟病發作的人來說,我們這樣做絕對是為他好。
本來心臟已經缺乏血液供氧,大便時用力,會影響到身體回流心臟的血液循環,使心肌梗塞的情況更差。
以前做實習醫生時,已經試過兩次有病人在半夜大便,誘發了心臟衰竭停頓,要從廁所裡拖出來做心外壓急救。
解決辦法是——先處理心臟問題,再以甘油條放大便——盡可能減少病人要用力的機會。
當我們把叔叔護送到心臟科手術檯上,快要開始通波仔時,叔叔再一次以純正廣東話問:「唔好意思呀咁多位,好快嫁咋!做之前我想去屙篤屎呀!」
在場全部同事再次異口同聲嚴厲地答:「唔、准、屙!」
為左篤屎,無左條命,值得咩?
—————
後記:
(6.5.2016 1:55pm)
大家都好緊張有無解釋到😂😂😂
雖然醫護界有句諺語話「無寫低即係無做過」(Not charted, not done),但係為左講故仔嘅節奏,唔會太長篇大論太悶,所以有啲細節會無寫到出嚟。
我地當然有同佢再解釋點解唔比啦!
最重要係千祈唔好「谷」或者「魯」大便,最易出事係用力屙落去果下,通常我們都會用藥,幫心臟病人保持大路暢通。